地址:廣州科學城玉樹工業園J棟103房 105房 107房
電話:400-108-9880
傳真:020-3170 7367
郵箱:kj-mark@svtest.cn
碳中和(carbon neutrality),節能減排術語,是指企業、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,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,通過植樹造林、節能減排等形式,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,實現二氧化碳的“零排放”。
2021年2月02日,《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》,意見指出: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全面貫徹生態文明思想,認真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,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、綠色設計、綠色投資、綠色建設、綠色生產、綠色流通、綠色生活、綠色消費,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、嚴格保護生態環境、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,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,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,確保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,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。
隨著人類活動對全球氣候的影響,氣候危機的影響范圍越來越大,越來越嚴重,幾近無處不在。由于全球變暖,我們正在經歷熱浪、洪水、干旱、森林火災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。全球平均氣溫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,全球變暖水平保持在相比工業化前不超過1.5℃以下的可能性迅速降低,人類跨越不可逆轉的翻轉點的風險也在增加。目前,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增幅已經超過1℃,中國升溫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溫水平。如果繼續以目前的速率升溫,全球溫升幅度可能會在2030年至2052年達到1.5℃。觀測顯示,我國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升溫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,由氣候變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出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。
《巴黎協定》確立了2020年后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框架,提出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,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.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。作為負責任的大國,為了和世界各國一起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,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了中國力爭于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,并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。
研究顯示,從全球看,發達國家在2050年前、發展中國家在2060年前實現能源和工業系統的零碳排放,在技術和經濟上是可行的,而無需依賴永久性、大規模、基于自然的碳匯解決方案。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二次兩年更新報告》,中國2014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11.8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,其中能源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排放量分別為95.5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和17.1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,占據了絕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。而能源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多也是由工業生產部門造成。
因此,作為排放主體的工業生產企業,是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直接責任主體,需要承擔絕大部分碳達峰、碳中和的指標任務。企業不僅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,還要順應時代趨勢,為實現碳排放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做出貢獻。這對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,也是企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。企業應盡早制定和實施碳中和戰略,有利于在“碳中和”明確成為長期國家戰略時下搶占市場有利地位,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發展潛力。
– 基于國家標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核查、盤查服務
– 基于ISO 14064標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驗證服務
– 大型活動碳排放量全面核算
– 用于實現碳中和的碳信用資產的采購代理和撮合
– 基于GHG Protocol系列標準的碳排放全面核算(包含范圍3)
– CDP披露評級咨詢服務(中英文報告代寫)
– 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(LCA)分析
– ESG報告咨詢、編寫(中英文)
– 符合GRI標準和ISAE 3000標準的數據披露文檔編寫(針對特定披露項目)
– 碳信用資產的采購和管理建議
– 范圍1、范圍2排放的核算以及減排目標模型設定
– 范圍3碳足跡測算和目標設定
– 制定符合SBTi要求的碳減排目標的實施計劃并評估可行性
– 向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提交目標
– 其他凈零排放目標建議
– 能效提高和能源轉型評價和咨詢
–深度合作,針對供應鏈核心企業制定高度定制化的服務方案。
DB11/T 1861-2021 企事業單位碳中和實施指南
DB11/T 1862-2021 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
DB5101/T 41-2018 成都市會展活動碳足跡核算與碳中和實施指南
LY/T 3116-2019 中國森林認證 碳中和產品
BS PAS 2060-2014 碳中和演示規格
BS PAS 2060-2010 碳中和演示規范